簡介

「共創成長路」計劃自2005/06學年開始在全港二百多所中學推行。過去數年,研究小組透過有系統的評估,採用了多種不同的評估策略去檢視計劃的成效,詳情如下:

 


客觀成效評估

從全面推行期2006/07學年開始,一共有24間實驗組學校及24間控制組學校參與隨機組別抽樣實驗,以追蹤計劃的長期果效。在五期追蹤研究(2006/07學年至2010/11學年)的資料分析顯示,實驗組學生在參與課程後,他們的正面成長水平比控制組學生為高,但他們吸食毒品及違規行為問題則較少。同時,認為此計劃對他們有幫助的實驗組學生也比控制組學生有較佳的成長。


主觀成效評估(第一層培育活動)

每位參加者及計劃推行者在每年課程完畢後,須分別填寫一份主觀成效評估表(表格A 及表格B)。整體的評估結果指出,不同的持分者均滿意計劃及認為計劃能幫助學生成長。


過程評估

研究人員在隨機抽樣的學校進行系統性的觀課,以瞭解計劃推行的細節。評估結果指出,導師授課的質素甚高;另外,他們根據「活動手冊」(活動及程序)授課的程度亦很高,平均大約高於80%。


中期評估

透過隨機抽樣的方法,大約半數的參與學校參與了中期評估﹔研究人員在過程中分別訪問了社工和老師,以瞭解計劃在學校的推行情況。評估結果顯示,雖然部份導師認為計劃在推行上存有困難及有可改善之處,但大部份導師均認同計劃的成效及對學生帶來的益處。


定質評估

學生焦點小組: 研究小組隨機抽出學校,進行學生焦點小組面談。結果顯示,學生對計劃存有正面的觀感,並認為計劃對他們有幫助。

導師焦點小組: 研究小組隨機抽出學校,進行導師焦點小組面談。結果指出,導師對計劃存有正面的觀感,也認同計劃對學生有幫助。導師亦提出可改善之處。

導師深入訪談: 與導師進行長期的深入訪談,以瞭解導師對計劃的觀感。分析結果指出,導師對計劃存有正面的觀感,及認為計劃對自己和學生都有幫助。

個案研究: 與學校進行個案研究,結果反映出學校能成功地把計劃(第一層培育活動)融入在正規課程中,並順利推行。此外,個案研究亦指出,「計劃內容」、「人的因素」、「過程」、「政策」及「地點」這五個因素(5 “P”s)對計劃的成效有極大的影響。

學生記錄: 獲邀的學生會定期反思關於參與第一層培育活動後的感想,及如何運用所學的於日常生活中。分析結果指出,學生對計劃存有正面的觀感。

學生作品: 課程完畢後,學生獲邀撰寫一篇週記或繪畫,以總結他們的感受。週記的分析結果顯示,學生對計劃存有正面的觀感,並認為計劃對他們有幫助。

「同行者計劃」中收集的資料: 不記名的分析結果顯示,學校推行計劃的情況大致是正面及順利的。


個人構念測試的評估

於參與課程後,隨機揀選學生進行個人構念測試,以評估他們自我身份系統的轉變。分析結果顯示,參加者看參加計劃前和後的「自己」有很大分別,特別是參加計劃後有顯著的個人成長。


主觀成效評估(第二層培育活動)

每位參加者在每年活動完畢後,須填寫一份主觀成效評估表(表格C)。評估結果指出,參與者滿意活動及感到活動能幫助他們。

整體而言,現存的評估結果均一致顯示,不同持份者對本計劃均持有正面的觀感,亦認為第一層和第二層培育活動能促進參加者的正面成長。有關的評估結果已刊登於6本國際期刊的特別發行本(Shek, 2008; Shek & Ma, 2008; Shek, Ma & Merrick, 2008; Shek & Merrick, 2009; Shek & Merrick, 2009; ; Shek & Ma, 2010)及多篇文章內。下列的文章*也總結了本計劃多年來的評估研究結果。有關本計劃出版的所有教材、書籍及文章可參閱本網頁的出版文獻

 

 

網上導師培訓登入
更改密碼
忘記密碼
如有任何查詢,請致電3400-8510 / 3400-8513。
重設密碼
提示

成功提交請求。